做為文本的展覽敘事結構分析研究 | |
張婉真 |
展示空間的現象學考掘:理解博物館的一個初步嘗試與體察筆記 | |
郭揚義 |
紀念館展示論:歷史遺址展示的景觀初探 | |
曹欽榮 |
空間裡的時間:試論臺灣原住民祭儀樂舞的「體現」及其博物館「展示」的演繹 | |
楊政賢 |
第二人生 | |
黃心蓉 |
展示中的自我與他者:以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非洲展區為例 | |
呂怡屏 |
展示臺灣史:從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到臺灣省立博物館(1920-1960) | |
李子寧 |
展示的記憶、記憶的展示:解讀柏林新哨崗的公共記憶 | |
王瑜君 |
以「差異」之名:析論博物館策展與文化政治 | |
鄭邦彥 |
公共藝術裡的展示理念與地域性元素:探討公共藝術展示的價值 | |
藍敏菁、王瑜君、柯秀雯 |
英姿煥發:英國博物館展示新面貌 | |
曾信傑 |
世界博覽會的國家展示與認同形塑: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為例 | |
林玟伶 |
性別化的新移民展示政治:關於國內策展的反思 | |
王俊凱、張翰璧、張維安、王宏仁 |
是意義還是義氣?:以史前館為例談博物館與部落合作展示詮釋背後的江湖之道 | |
林頌恩 |
展示三部曲:停.看.想 | |
耿鳳英 |
科學普及與庸俗化的分際:「水中蛟龍」vs「好大的恐龍」展示的教育功能評析 | |
葉蓉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