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經第27屆聯合國大會,由聯合國的各國成員,正式同意通過「世界環境日」為聯合國官方節日。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隨著海洋資源耗竭問題持續發生,聯合國在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自2009年起指定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希望世界各國都能藉此機會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瞭解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並慎重審視全球性污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 在臺灣,儘管大眾的保育意識逐年提升,仍趕不上物種流失及環境破壞的速度,臺...
臺博館透過空間建模與區域辨識的技術,開發「智慧觀臺博」App,提供以個人手持行動裝置,瀏覽擴增實境展示說明的觀展新方式。 目前「智慧觀臺博」App服務場域已涵蓋「博物臺灣」的自然臺灣與浮生臺灣二展廳,除了翻閱說明版與核對展件號碼之外,還可以透過手機、平板來掃描展品,快速取得展品數位標籤。標籤內容不但納入原有的圖文說明,部分展品更添增3D檔案、圖片、動畫或聲音等,持續提供觀眾多感體驗。 策展團隊希望透過「智慧觀臺博」App的新穎展示服務,提...
“A museum is a not-for-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a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pen to the public,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museums foster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y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繪自然特展」透過科學繪圖的主題介紹,從宏觀的自然史發展至微觀的臺灣動植物圖譜等單元內容,引導大眾認識臺灣自然史探索的歷程,以及科學繪圖兼具科學性與美學性的迷人之處,更是對於大眾在生活中實踐環境觀察、友善環境的邀請。本展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巡迴展計畫,由蘭陽博物館、臺灣博物館、臺博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合辦的特展,除提供東臺灣民眾觀賞優質特展的機會,希望與大眾分享科學家們在宜蘭所作的科學繪圖紀錄景況,更期望藉此特展的激勵下,人人都可以鍛鍊如「繪自然」科學家們對環境觀察的敏銳之眼,動手體驗繪畫自然的樂趣。...
嘿!要不要來我家看貓(而且還是大貓貓🐆(✪ω✪) 逛展覽方式總是一成不變? 想有趣看展來點刺激的? 加入諾亞計畫是一個Good Idea! 《 NOAH 諾亞計畫 》 百年後末世大劫難,存亡關鍵全指望在 百年前,一本臺灣學者的古老田野筆記 位在時間中點、此時此刻的你, 是否能完成橫跨 200 年的任務? 延續西元 2140 年, 人類命脈的一絲曙光—— 加入諾亞計畫。 故事背景 西元 2140 年,世界七成物種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