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博物館

  • :::
  • 回首頁
  • 無障礙服務
  • 網站導覽
  • Language
    English 日本語 Bahasa Indonesia Tiếng Việt
  • 社群網站
    Blogger facebook youtube tripadvisor twitter flickr ins podcast
  • RSS
  • 認識臺博

    臺灣博物館

    館史溯源

    大事記

    組織架構

    現任館長

    歷任館長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 參觀資訊

    本館

    開放時間與票價

    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自行參觀

    賣店餐飲

    樓層設施

    古生物館

    開放時間與票價

    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自行參觀

    賣店餐飲

    樓層設施

    南門館

    開放時間與票價

    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自行參觀

    賣店餐飲

    樓層設施

    鐵道部園區

    開放時間與票價

    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自行參觀

    賣店餐飲

    樓層設施

  • 展覽資訊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其他場域

    展覽回顧

    線上展覽

  • 教育活動

    當期活動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其他場域

    環境教育

    環教團隊

    環教課程活動

    公民科學家計劃

    公園生態情報

    都市博物學家

    延伸學習

    專題活動回顧

    食農教育

    環教特別企劃

  • 出版文創

    出版品

    圖書

    期刊

    多媒體出版品

    年報

    臺博館摺頁

    研討會論文集

    文創商品

    文創授權

    臺博文創

    圖像授權

    臺博館吉祥物

    角色介紹

    專屬活動

    合作與授權

  • 典藏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典藏選粹

    數位典藏

    國史館寄存文物

    3D掃描

    研究

    人類學門

    地學門

    動物學門

    植物學門

    博物館學門

    文化資產學門

    文物捐贈

    主題網站

    知識小百科

    康熙臺灣輿圖

    岸裡大社文書

    學術活動

  • 便民服務

    服務計劃

    計畫要點

    執行成果

    法令規章

    法令

    行政規則

    性別平等專區

    性別統計

    統計圖表

    性別分析

    性別主流化活動

    性別平等專案小組

    性別新知

    友善連結

    場地租借

    租借說明

    婚紗拍攝

    南門園區戶外展演

    服務信箱

    常見問題

  • 政府公開資訊

    對外關係文書

    法規及行政規則

    本館組織及執掌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施政計劃

    業務統計

    研究報告

    公務出國報告

    預算、決算與會計月報

    內部控制聲明書

    請願之處理結果及訴願之決定

    畫面之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合議制機關之會議記錄

    本館保管之個人資料檔案

    辦理政策宣導相關廣告執行情形

    公開徵信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專區

  • Search
::: 首頁
臺灣博物館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字級:大中小
fb twitter mail print QRCode
關閉視窗
分享轉寄

鐵道部園區

鐵道部園區_日治時代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位於忠孝西路、塔城街、鄭州路、延平北路間,屬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管轄。1885年臺灣巡撫劉銘傳聘請英國與德國顧問,於淡水河碼頭內建造機器局,組裝槍砲彈藥及鑄造貨幣,內有鎔鐵所、鍛工場等。1895年日本軍方接收機器局,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製造並修理陸軍所管兵器,可製造彈丸、信管、小銃丸及藥筴、船舶、鐵道鐵橋等,之後改稱為臺灣砲兵工廠,1900年由陸軍省移交鐵道部,同年改為臺北工場。1908年臺灣西部縱貫鐵路開通,鐵路交通運量與車輛維修需求大增,1909年臺北工場向東擴張,新建車輛修理工場、塗工場。1915年起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與臺北工場並存,成為南廳舍、北工廠配置,直到1934年臺北工場搬遷至松山(今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為止,街廓內原有將近四十棟建物,歷經2005年興建捷運以及2013古蹟修復拆除不保存者,目前尚餘十棟,其中包含八處法定文化資產。

鐵道部園區_鐵道部

一、鐵道部。1918年5月鐵道部廳舍第一期完工,取代原本使用的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由鐵道部下屬各課室使用。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主要入口意象,一樓順著路口轉角設計圓弧造型,並於兩側各設三根古典柱式,二樓為雙柱支撐的兩米陽臺外廊,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一樓大廳以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空間,由木作中央樓梯至二樓,室內多處天花板及牆面以灰泥雕塑裝飾,並採用臺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

鐵道部園區_食堂

二、食堂。由「職員食堂」與「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兩棟建築組合而成,職員食堂建於1932年,為木造二層洋式建築,設計者不詳,可能是鐵道部工務課設計,也可能借調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栗山俊一,紺田隆太郎承造。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建於1941年,同為木造二層建築物,設計者與營造者皆不詳,以樓梯與走廊連接廳舍及食堂。食堂屋頂金屬托架做工精緻,屋身木料多為二度使用其他拆卸建築的再生木材,室內天花板及屋樑外表採用英式工法拉毛質感,一樓外牆使用拼接式德式雨淋板為其特色。

鐵道部園區_八角樓

三、八角樓男廁。建於1919年,為磚造一層樓歷史主義風格建築,因職員以男性為主,因此只設置男廁。屋頂砌石板瓦,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中空八角柱,上方為通風口,和外牆間由八根鋼筋混凝土樑相連接,宛如一把撐開的傘,八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周圍,有門便所則分佈於八角形的的兩個邊,每個邊有兩間共四間,便所後方配置便於清除的戶外化糞池。外牆以洗石子、牆面分割線來表現仿石砌的古典風格。

鐵道部園區_電源室

四、電源室。創建時間早於1925年,可能為機械發電,或做為蓄電廠的單層供電場所,歷經多次增建,為配合南廳舍、北工廠的基地走向,平面形成曲折特殊角度。構造為有扶壁柱磚造承重牆身,木造桁架屋頂,上方設有俗稱太子樓的通風散熱氣窗。

鐵道部園區_工務室

五、工務室。興建年代應為1934年臺北工場遷出後,為洋式風格木造單層木造建築,長約44公尺,立面開窗佔牆面八成,強調室內採光。最早為工務課庶務係及改良課長室,其後歷經三次以上隔間牆增改建,最下端為鋪設防蟻混凝土地基、中間為雨淋板及灰泥牆體與門窗開口,屋頂形式為四坡水,鋪設棧瓦。

鐵道部園區_戰時指揮中心

六、戰時指揮中心。座落於園區西北側,1943年興建,設計者為鐵道部工務課技手鳥巢英一,為鐵道部高層員工避難之處,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露出地面約7公尺高,為避彈而採圓錐造型,外部防護壁為戰後因應國共內戰增建。內層入口設有防爆鐵門,下層埋入地下,室內壁面有包括車站、橋樑、河川、隧道在內的全臺鐵路圖,並有通風口與地面相連。

鐵道部園區_清代機器局遺構

七、清代機器局遺構。因捷運松山線施工發現於2006年,石砌牆高兩公尺餘,牆身為夾心構造,兩側為疊石、中央以粘土與卵石填充。隨後試掘於地下約60公分處發現石板古道,此石板路每隔50餘公分鋪有南北向石條,石條約為城牆石尺寸,其間鋪以卵石,與舊照片所見石版道路形式相同,為劉銘傳推行洋務運動時期所建機器局相關建築。

鐵道部園區_臺北工場

八、臺北工場(不在鐵道部園區範圍內)。原名車輛修理工場,建於1909年,面寬24公尺,南向朝廠內與北向朝大稻埕,各有塔樓與山牆做為歷史主義風格的完整表情,在圓弧山牆後方設有太子樓,是供廠房通風換氣的氣窗。東西向兩側共以六股承重磚拱牆組成,形成六座拱門供車輛進廠維修的六股軌道通過。屋頂為兩坡落水,屋架為採用跨距達17公尺的洋式鐵軌桁架,是劉銘傳推行洋務運動時,購入歐洲廢棄鐵軌,採用鐵軌熱熔式鉚釘(rivet)鉚接焊組而成的第一代大稻埕臺北火車站棚架鋼構,屋面鋪設亞鉛板瓦。戰後改為臺鐵禮堂,朝向廠內的南向立面拆除原本切角屋頂木造玄關,增設一座古典三角山牆的弧拱門廊,並拆除太子樓與圓弧山牆改為三角山牆。鐵路地下化後建造市民大道拓寬馬路,拆除北側雙塔樓與兩座拱門的開間進深,捷運松山線路線劃定後,禮堂位於地下路線通過的上方,為了施工需要由捷運局向臺鐵購地預定拆除老禮堂,經專家學者勘查,認為這座建築乘載臺鐵人各種局內活動的共同記憶,捷運局同意先調查紀錄,清除室內地坪挖掘出原有工場為放置修車鐵軌,由卵石與混凝土構成的道床地坪,以玻璃纖維翻製拓模記錄並保存少許道床混凝土塊。

戰後鐵道部改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因都市計畫劃道路塔城街於1967年開通,切斷與西側鐵道部官舍群連結形成今日所見的街廓。1992年臺北市政府指定鐵道部廳舍為三級古蹟,1993年臺鐵總局遷移至臺北車站新廈。2005年文建會委託東海大學、中原大學進行古蹟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規劃,2006年交通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以及文建會與國立臺灣博物館簽訂臺灣博物館系統聯盟協議書,鐵道部古蹟修復再利用工作正式開始,以「鐵道部博物館園區」為基礎概念,目標為建置現代性展示主題之複合使用園區,並整合周邊都市及歷史涵構。2007年文建會指定為國定古蹟,並納入八角樓、食堂、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為古蹟範圍,臺北工場及清代機器局遺址則分別由臺北市於2008年及2010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09年起由臺博館代管此區土地建物。規劃中的鐵道博物館展示主題將主要架構在古蹟與基地、鐵道文化及現代性等相關議題之上,未來也將涉及整合西側原機器局工廠範圍內E1E2街廓。

回上一頁回最頂端
  • 認識臺博

    臺灣博物館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 參觀資訊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 展覽資訊

    本館

    古生物館

    南門館

    鐵道部園區

    其他場域

    展覽回顧

    線上展覽

  • 教育活動

    當期活動

    環境教育

    專題活動回顧

  • 出版文創

    出版品

    文創商品

    圖像授權

    臺博館吉祥物

  • 典藏研究

    典藏

    研究

    文物捐贈

    主題網站

    學術活動

  • 便民服務

    服務計劃

    法令規章

    性別平等專區

    場地租借

    服務信箱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本館 總機:(02)2382-2566 館址:100007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map
  • 古生物館 總機:(02)2314-2699 館址:100007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本館斜對面) map
  • 南門館 總機:(02)2397-3666 館址:100035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map
  • 鐵道部園區 總機:(02)2558-9790 館址:103011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map
  • 行政大樓 總機:(02)2382-2699 館址:100011 臺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號5樓 傳真:(02) 2382-2684 map

Copyright © 2017 國立臺灣博物館 版權所有.建議最佳解析度為1280*1024或以上

隱私權與資訊安全宣告  |  資料開放宣告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 TOP
Blogger facebook youtube tripadvisor twitter flickr ins podcast
關閉視窗
熱門關鍵字:食農  古生物   發現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