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緣起

動物學門早在1908年本館創建時即以「動物部」成立,自此展開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等任務。沿襲至今,學門職掌業務明訂為「動物學資料與標本之調查、蒐集、保存、研究及配合展示、教育事項」。主要負責動物的分類、生態、行為等各項調查及研究,並蒐集及保存有關的存證標本、文獻與相關資料等,並以此為基礎,協助及參與展覽、推廣教育活動等業務。

研究發展

動物學門的研究主要著重動物資源調查及生物多樣性方面,以臺灣本土性動物為核心目標,從事蒐藏管理與研究工作。目前研究類別偏重昆蟲類的分類與生物學,尤其是物種間交互作用關係,以及兩棲爬蟲類及哺乳類的資源調查。本館過往執行的研究計畫,包含「大鳳蝶的生活史」、「臺灣產捲葉蛾科調查研究」、「臺灣產爬蟲類的分布調查──宜蘭地區爬蟲相之調查」等自行研究計畫,此外與國內外學者專家合作交流,例如與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合作「臺灣鯨豚擱淺處理及標本蒐集研究」計畫,與日本琉球大學合作執行「龜山島、澎佳嶼、馬祖兩棲爬蟲類生物多樣性之調查」計畫等,近年積極從事典藏品數位化的工作,期望將動物標本典藏資料逐步公開。

蒐藏重點

動物學門自創館以來即開始蒐藏標本,當時蒐集的標本多以「展示」為主,目前則轉為以「蒐藏」為主。蒐藏的標本類別為鳥類、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甲殼類、昆蟲類、植物類、圖表類、模型類等九類,其中以昆蟲類、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蒐藏最豐富,這些標本中有許多現在已經難得一見或瀕臨絕種的動物,更包括臺灣產的特有種或特有亞種,及列入保育類名錄的動物,例如臺灣雲豹、水獺、黑長尾雉、藍腹鷴、寬尾鳳蝶等,這些標本在臺灣生物多樣性或動物相的研究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學術性價值。動物學門除了妥善保管存放外,近年來不斷地整理及維護,製作及加掛新的標本標籤,不定期增添防蟲防潮藥劑,每年定期對標本及典藏庫房做燻蒸消毒處理,並且建立及更新標本的電腦資料檔案。近年來經過清查整理後出版「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鳥類標本目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甲殼類標本目錄」、「國立臺灣博物館昆蟲類標本目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哺乳類標本名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爬蟲類標本名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兩生類標本名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植物、圖表、模型標本名錄」等7本館藏標本目錄,這些目錄為館藏標本的鑑定成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除此之外,本館近年開始進行典藏品數位化的工作,除了建立標本圖文資料庫外最終希望將館藏動物標本經由數位化加以多功應用,透過本館網際網路以虛擬博物館的方式介紹及呈現給社會大眾。動物學門的蒐藏原則與方向是以蒐藏臺灣本土動物標本為主,其他地區動物為輔,除了研究瞭解既有的蒐藏外,也積極透過自行研究採集與館外學者專家合作蒐集研究計畫、購買等方式,來充實館藏及研究臺灣的動物相和多樣性。在制度方面,參酌相關館所機構,積極研擬各種典藏管理規章,以建立健全及良好的典藏管理制度。此外,改善及擴充本館典藏庫房亦為近年來努力的重點,針對現有老舊的典藏庫房改善以達到恆溫恆濕的庫房環境、將放置標本的櫃架更新成新式鋼製的活動式典藏櫃架,以更有效率的收存標本。未來仍將針對各典藏庫房個別需求的項目逐步改善。除此以外,擴充新的典藏空間亦為本館努力的目標,本館雖積極爭取新的大樓,但此幢建物內並未規劃本館的典藏空間,所以如何再擴充新的典藏空間,以容納日益增加的動物標本尤其是鯨豚類標本,以及讓典藏庫房集中,以節省往返之人力和分散庫房所增加之管理經費,為未來設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