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博物館學門基於推展自然史與博物館學教育而設立,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活動,讓全民都能擁有參與社會教育的機會與場所,提供民眾不同的學習體驗,引發社會大眾自我學習的慾望,達到博物館教育的目的。
本館博物館學門包括展覽規劃、教育活動、各類出版品、資訊網路、諮詢服務等範疇,展覽部分有大家所熟知的常設展覽、不定期的特別展覽,配合現場解說導覽、電腦查詢、多媒體簡報、示範表演、劇場等方式使展示內容更生動有趣,並結合全國八所自然教育館與各地社教機構,辦理巡迴展示。除展覽外,我們規劃了多項教育活動,例如探索活動、動手做、專題演講、影片欣賞、影片製作傳播、各項研習會及研習營、知性之旅、博物館之旅、自然探索隊、比賽活動、配合假日所辦的各種活動等等,並且針對特殊對象或特定領域辦理學術研討會、座談會、學習單製作、教材教具開發、函授課程、教師訓練、學生實習。在出版品部分有定期出版的季刊、半年刊與年刊,以及配合各項展覽與教育活動印製的宣傳海報、導覽摺頁、簡介、特展專書等,還有集結研究人員的成果所出版的自然史與博物館領域專門書籍。
植物學學門的研究除傳統領域之維管束植物外,苔蘚植物及藻類是近年的重要研究方向,尤以海藻與微細藻類之調查、採集與鑑定更為深入。透過生態調查、採集、攝影、鑑定等詳實記錄與研究,研究成果除了學術論文發表外,也做成各種文物標本予以保存,並廣泛應用於展覽、教育活動、專題研討、出版圖鑑,或應邀至國內外相關學術單位進行專題演講或學術交流,近年更積極規劃及執行數位學習計劃,如「臺灣藥用植物知識庫」、「染料植物知識庫」、「臺灣的濕地藻類」、「植物物種資料庫」等都成為各級學校輔助鄉土教學的重要教材,其中「臺灣海藻資訊網」(http://web..ntm.gov.tw/seaweeds/),更廣為國際生物多樣性組織重視與利用,這是臺灣第一個以本土海藻資源為主題的專題網站,內容具有完整的臺灣海藻資料庫,以及多功能的查詢系統,是兼具學術研究與推廣教育之網站,曾獲國際生物多樣性組織Algaebase重視,並納入其相關網站中,有助於本館與國際交流。未來,植物學門除繼續從事臺灣植物多樣性之研究與標本蒐藏外,也積極規劃植物標本數位典藏管理與查詢系統、臺灣植物多樣性知識庫之計劃與執行,期能建立完善的臺灣植物資源訊息,流通於網路上,以為國內外各方之用,並提供社會各方公眾有關植物資訊之諮詢服務管道,彰顯社會教育之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