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為自然史博物館,承襲前輩的自然史調查精神與研究收藏,以展覽與多元推廣教育活動,推動環境教育,讓民眾了解人與環境間的關係,進而產生行動。我們希望能活化博物館能量,串連社會資源,傳達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保育理念,讓臺博館成為最有「臺灣」特色的環境教育平臺!我們的環教團隊主要為下列兩大主力:
環境教育工作小組102年於教育推廣組下成立「環境教育工作小組」,112年全館共有4位專職環境教育人員、15位推廣助理。小組主要業務為本館環教營運計畫之推展、其他組室之資源盤點串聯、內部環教人員培力增能、課程方案開發與教學執行、預約聯繫、行銷推廣之業務,及年度大型環教活動規劃與執行,辦理環教志工培訓管理與考核、外部夥伴關係之建立等業務。
環境教育志工熱情的志工是我們推動環境教育的好夥伴!臺博志工隊在原本長期以來的培訓基礎之下,邀請有興趣的志工伙伴加入推廣環境教育行列,協助環境解說、環教活動與課程教學。每年規劃相關培力課程與場域交流活動,志工夥伴與工作小組持續提升專業知能,提供民眾多元有趣的環教學習與體驗。目前400位志工中,共有 87 位志工協助環境解說及環境教育活動規劃執行等工作。
環保署、環訓所、臺北市政府環保局、科技部、教育部、林務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關渡自然公園、中正區區公所、臺北市立圖書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醫院…。
學術機構中央研究院、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及附幼、臺北市立民權國小、東門國小、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史博物館。
非政府組織(NGO)與基金會北區環境教育區域中心、臺灣環境資訊協會、248農學市集、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荒野保護協會、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臺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臺灣好食協會、農食餵了你、中華鯨豚協會、台灣黑熊保育協會TBBCA、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果陀劇場x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
外國駐臺機構英國文化協會、法國在臺協會、美國在臺協會、澳洲辦事處、土耳其貿易辦事處、馬來西亞經濟文化辦事處、印尼駐台辦事處…。
伊聖詩芳療生活館、廣達文教基金會、長虹教育基金會、翰林文教基金會、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石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環境友善種子有限公司、臺灣原味、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國家地理頻道、中央廣播電臺、臺北廣播電臺、滔滔Ocean Says海洋知識社群、愛料理、Discovery、琥珀之家藝術工作室、台灣味社會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南田董米、湧升海洋、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等。
田裡有腳印 小小神農氏 世界地球日 影展活動 永續年夜飯 小小導覽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