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M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For Nature, we Think and Move!
臺博館是臺北城中心的綠寶石基地,本館、古生物館、南門館三個古蹟建築中,我們邀請關心地球與永續環境的你我,探索有關自然生態、人文發展、我們與環境的關係,透過課程一起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一起了解環境、付出行動,向更好的EcoLife前進。
環教小學堂
以學校課程X博物館自然人文的展示內容,碰撞出適合國中小學生的課程。請至官網預約。
N.T.M =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For Nature, we Think and Move!
臺博館是臺北城中心的綠寶石基地,本館、古生物館、南門館三個古蹟建築中,我們邀請關心地球與永續環境的你我,探索有關自然生態、人文發展、我們與環境的關係,透過課程一起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一起了解環境、付出行動,向更好的EcoLife前進。
以學校課程X博物館自然人文的展示內容,碰撞出適合國中小學生的課程。請至官網預約。
鐵道部園區內有許多美麗的古蹟建築和遺構,但它們到底隱藏著些什麼呢?透過老照片與現況的觀察,搭配情境道具進行互動式導覽,讓同學們化身為古蹟調查員,認識園區古蹟建築特色、功能與歷史故事,了解什麼是文化資產保存。
本活動首先以導覽為前導,冀以淺顯生動的方式,將較為生硬的文化資產保存科學知識,轉化為學童可以理解的修復等相關知識性內容,並主要讓觀眾透過澆灌實作,了解鐵道部的古蹟修復過程與方法,以仿作材料的製作方式,親身體驗修匠師的維俏工法。
古生物、化石、恐龍,是許多小朋友的心頭寶!本課程結合導覽、互動簡報及遊戲體驗,從氣候及環境變遷角度出發,帶領同學們透過展示內容、化石遺跡,了解環境變化對於物種的生存、滅絕和演化的影響。
臺灣重要樹種-「樟樹」能煉製樟腦。日治時代靠外銷樟腦賺大錢,也影響了臺灣社會發展與環境生態。課程由穿越到現代的製腦工頭「腦長」,透過徵選「腦丁」,帶大家從各方面體驗如何當一個「腦丁」,了解從樹變腦的過程,以及樟腦的用途,進而討論煉製樟腦對臺灣當時社會文化與生態的影響。
「遠的要命王國」的「坎弗爾自然史博物館」裡工作的馬丁博士,寄來一封信!請大家幫忙進行一場樟樹的植物調查!快來幫他解開秘密吧!課程透過五感體驗,帶領學生認識樟樹的特徵、生態特性,學習基礎植物調查,揭開南門館的樟樹秘密。
到臺博館,進行一場具深度與文化涵養的環教2-4小時課程!從課程中發現與討論現今臺灣正面臨的環境議題,瞭解後進而產生行動。課程主要內容為導覽參訪+生態電影+映後座談,請先於1個月前來電洽詢、討論進行的主題課程、預計停留時間之後,再至官網預約。
「里山」(satoyama)源自日文,指住家、村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 丘等混和地景,人們與生物同時於這樣的環境中共生共榮,一般人難想 像耕地也是一個小型的農田生態系,近年來環保意識更為健全,在農藥 除草劑之外,我們能如何將慣行農法轉型為友善耕作方式,達到人類、 生物、環境平衡的狀況?課程將透過臺灣實際案例,了解他們的心路歷 程。
海洋生態拉警報!人類對於海洋資源的需求相當龐大,因過度捕撈對海洋生態系造成衝擊,海洋生物多樣性快速衰退,科學家警告,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未來將會面臨無魚可捕、無魚可吃的窘境。另一方面,海洋環境汙染問題日益惡化,透過食物鏈,到頭來人類可能自食惡果。透過課程了解目前海洋環境問題,而身為居住在四面環海的臺灣人,該如何發揮里海精神?
氣候變遷、汙染、人類為經濟發展過度開發,導致生物棲息地逐漸消失、食物來源也有可能面臨消失的情況,物種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作用,在全球變化背景下,一個物種的消失可能會危及其他物種的生存,造成連鎖效應。臺灣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島嶼,近年來臺灣珍稀動植物逐漸瀕臨絕種,透過本課程,一同關注臺灣生物面臨的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