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植物雖然無法移動,但為了保有族群的基因多樣性,有性生殖成為必要的策略,因此植物無不想方設法,將微小的花粉(雄性配子體)傳送到雌蕊柱頭上,以完成終生大事。其中,有一類植物是利用「風力」來執行這個任務,藉著風的力量讓花粉飄向遠方,而這些花粉以哪些主要的特徵來面對這樣的挑戰...
日期:2022-11-22 ~ 2023-02-19
活動類型:南門館、特展
今日我們已熟悉從手錶、手機得知幾點、幾分、甚至幾秒。但時間除了是測定工具上的數字,時間是什麼呢?我們是如何接受了現在的時間觀念與制度?本特展探討現代機械時間下的空間與社會秩序,人們在學習、工作、休息的新規律中,時間成為規範、道德與金錢,形塑出習於現代日常的我們。什麼樣的觀念、知識或建設...
日期:2022-11-08 ~ 2023-11-05
活動類型:鐵道部園區、特展
以「藏品與社群連結」為策展核心,透過百年前來自東南亞區域的藏品連結當代東南亞在臺社群,藉由「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並與東南亞在臺移民工共同合作,聚焦東南亞地區的信仰、藝術、風土民情,以及跨越區域與文化差異的相遇故事。臺博館典藏的東南亞藏品相當豐富多元,包括爪哇/馬來克力士匕首、面...
日期:2022-09-27 ~ 2023-06-18
活動類型:本館、特展
王嘉祥老師不僅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退休館員,亦為臺灣重要的甲殼類採集者暨分類研究先驅。較罕為人知的是,王老師最初曾短暫任職於臺博館植物學門,當時採集和研究累積的成果,也成為臺博館植物學典藏;後因館內業務調配,始開啟他的甲殼類研究歷程,長期以來致力於甲殼類動物的研究和知識傳遞,也為臺灣積累不少重要標本,堪...
日期:2022-08-23 ~ 2022-11-20
本展回顧二戰後臺灣「建築師」專業的形成與變遷。「誰是建築師?」出身、師承、技術流派迥異的建築家,不論是少數知名者或沉默的大多數,在政府主導的「建築師制度」下,一律被納入「建築師」的群像之中,憑著務實的建築技術,藉由建築設計改造實質環境,讓二戰後邁向現代化的臺灣城市與建築風貌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本特展回...
日期:2022-06-28 ~ 2022-09-04
儘管大航海時代距今已有600多年之久,但現今的航海技術與下潛能力,仍只能窺探到大海的一小部分。究竟水下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生物存在?恐龍稱霸於陸地的時期,曾有過許多龐然大物橫行於遼闊的水中,究竟牠們是何方神聖?歡迎來到《水怪─水棲爬行動物化石展》一探究竟。本展覽以時光機潛水艇造景意象,引領觀眾穿越時空...
日期:2022-06-21 ~ 2023-05-21
近年因應新冠肺炎的全球盛行,人們常飲用「防疫茶」來預防病毒感染,常見的防疫茶配方有那些?這些配方除了作為藥材使用外,也經常出現日常生活之中。本展透過藥材標本、植物形態手繪圖等,讓觀眾能認識生活中所利用的藥材與其生物學的相關資訊。#今天來點防疫茶因應新冠肺炎的全球盛行,人們會飲用「防疫茶」來預防新冠病...
日期:2022-05-24 ~ 2022-08-21
教室與博物館的距離有多遠? 如果能有多啦A夢的任意門,就可以離開教室隨時隨地穿梭博物館欣賞精彩藏品,享受愉快的校外教學之旅…。 現在,孩子的願望實現了!只要透過令人驚嘆的環景拍攝技術,與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遠端連線,一秒鐘即刻入館,享受Always open的參觀體驗。活動目標為因應後疫...
日期:2022-05-24 ~ 2022-06-28
活動類型:特別活動、本館、其他場域、常設展
臺博館X臺北市立圖書館攜手合作【館館好朋友】推廣計畫,由北市圖最會說故事的林老師們每月到館,用繪本打包博物館精彩內容。此外,還有行動書車將於秋高氣爽的11月驚喜現身停泊館前廣場,書車不僅傳來書香,更讓一本書一棵樹,慢慢讀成一座森林,歡迎大朋友、小朋友聞香下車、入館看展。📢活動降載不打...
活動類型:假日親子活動、本館、常設展
座落在老地名「河溝頭」的鐵道部園區,其前身為臺灣首座近代化工廠:1885年成立的臺北機器局,日治初期延續原軍事用途成為砲兵工廠,後轉為鐵道部及臺北鐵道工場使用。河溝頭是見證臺灣近代化工業輸入的重要歷史場域,本特展介紹晚清至日本時代初期曾經在本工場修理維護的蒸汽機車、客車、自走客車、貨車等,呈現此地從...
日期:2021-11-30 ~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