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為因應後疫情時代來臨所帶來的數位學習需求,鼓勵學校善用博物館社會教育資源,本案透過環景技術帶領學童參觀博物館,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育更緊密的互動,期待帶動遠距教育資源加值運用,讓學習主題能延伸至學校教學現場。活動方式時間│ 111年5-6月場次│ 每月開放2場次,每場40分鐘(詳如下表)對象│......
時間:2022-05-01 ~ 2022-06-30
展覽以《捉迷藏》繪本的兩位主角——羅伯特•斯文豪和姜博仁,在同一片土地、不同時代中找尋臺灣雲豹的經歷,以及各自探索、記錄自然方法,呈現跨越時空的對話。透過插畫家鄒駿昇筆下的構圖和巧思,運用圖像語言帶領讀者與兩位主角一同踏上追尋臺灣雲豹之路。踏上「他們」的腳步 &nb......
時間:2022-04-14 ~ 2022-05-22
📢活動降載不打烊,守護你我健康🌲🌳🌳繪本說故事🌳🌳🌲森林裡的大樹,伸長著樹冠,用巍峨的身影守護大地北市圖的故事老師,講述著繪本,用精彩的故事、生動的語調灌溉每位在座聆聽的小苗......
時間:2022-02-23 ~ 2022-12-31
🐯萌虎下班來點名🐯_親子共創體驗活動虎寶最喜歡在閉館後的展場巡走,春節前最後一天上班日,循往例在閉館後一面逛一面為這些文物點點名,看看它們即便在沒有觀眾的時候,是否仍然端端正正的擺放著。壬酉年,正好是肖虎的本命年,這一天,虎寶走著走著...,突然覺得眼前的這件文物有點特別... 🙋&......
時間:2022-01-12 ~ 2022-02-20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以精緻的中國歷代皇家宮廷與官府的收藏而著稱,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則以豐富而多樣的臺灣傳統原住民文物收藏見長,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所收藏的臺灣歷史與常民文物也堪稱翹楚。三館的藏品分別反映臺灣歷史上的三個主角:原住民(原)、漢人常民(民),與中國宮廷/官府(......
時間:2021-12-20 ~ 2022-05-29
自然觀察的記錄,最早可追溯至數萬年前的史前遺跡與遺物,例如法國著名的 肖維岩洞(Grotte Chauvet)、拉斯科洞窟(Lascaux)裡兩、三萬年前的壁畫等。即便沒有文字,當時的人仍然可以栩栩如生地重現周遭的自然生態景象。而在文字發明以後,即使人們在書籍文章中以大量文字對各種觀察、記錄、科學分......
時間:2021-12-01 ~ 2022-03-06
座落在老地名「河溝頭」的鐵道部園區,其前身為臺灣首座近代化工廠:1885年成立的臺北機器局,日治初期延續原軍事用途成為砲兵工廠,後轉為鐵道部及臺北鐵道工場使用。河溝頭是見證臺灣近代化工業輸入的重要歷史場域,本特展介紹晚清至日本時代初期曾經在本工場修理維護的蒸汽機車......
時間:2021-11-23 ~ 2022-10-16
策展長達4年,共展出110件魯凱族古文物,其中包括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品64件、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藏品32件、及部落借展品14件,是我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魯凱族文物展,更是首度以魯凱族傳統文物為主體的文物返鄉特展,其中亦不乏目前已難見於部落中的古老文物,並有多部田調ӌ......
時間:2021-10-14 ~ 2022-04-23
一般花粉直徑只有頭髮的1/2至1/3,它們帶著精簡的遺傳物質,天生有著設法到達雌蕊柱頭、完成傳宗接代的重要任務;簡單的說,花粉就是一部超迷你遺傳物質接駁車。從花朵出發時的花粉,除了少數物種以2~36顆聚集的小團體外,多數都以單槍匹馬的架勢啟程。因應藉以移動的外力形式不同,花粉外壁的花紋具有豐富的多樣......
時間:2021-10-13 ~ 2022-01-16
古生物代言人 說給你聽自2013年起,臺博館以培育莘莘學子為社會教育機構自居。每年培育國小4~6年級成為古生物館的導覽員,每年僅20名學員,當穿上制服時他們將成為「古生物代言人」...今年的學員們經過多元化的課程培育「古生物簡報互動課、手作DIY課、擬態古生物之肢體開發課、聲音表達課、導覽......
時間:2021-10-06 ~ 2022-02-28